老年体育健身运动项目——太极柔力球
2022-03-10 08:55星空软件官网下载
太极柔力球"太极"是这项运动的根本和生命。太极柔力球圆弧轻划,看似软弱无力、轻松自在,然力度拿捏、方位掌握均耗损巨大,一场球下来,轻则汗流浃背,重则腰酸腿软。
这项运动已经在大中城市开始玩起来了,主要受众群是社区的老人,深受老人的喜欢,全国已有数十所高校在教学中开展了此项目,许多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开始接触并喜欢上这项运动了。太极柔力球是一项比较新兴的运动,球拍类似于羽毛球比赛用的拍子,主要不同在于柔力球球拍的击球面不是网状结构而是薄布状,且印有太极图案,球却像网球,由外层的皮、最里面的细沙组成。借鉴网球、羽毛球的场地、规则等要素,并融入了太极精髓,"提炼"形成了这项运动
太极柔力球的起源
太极柔力球创始于199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体育系的山西晋中卫校教师白榕副教授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尝试把太极拳的一些动作与网球、羽毛球的技术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太极式的球类运动--太极柔力球。1991年白榕携太极柔力球发明专利在山西财经大学(前山西经济管理学院)与该校体育学院李健康、薛晓媛、张路、成名铎(山西大学)、李小斌(山西师范大学)、邢怀中(山西长治医学院)等人,共同组成"太极柔力球创编组",开始向全社会推迟推出该项运动。1994年,太极柔力球运动通过了国家教委评审小组的评审和肯定。2000年被中国老年体协列为推广的新项目,分别在北京(2000年)、山东(2001年)、北京(2002年)、上海(2003年)、天津、江西(2005年)等地举办了培训班和教练员、裁判员学习班。经过多年的发展,柔力球已成为时下适宜老年人群的优秀体育健身项目之一。
太极柔力球的技术特点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技术特点是:从入球到出球是由迎、引、抛三个部分组成的一个连贯、自然流畅、一气呵成的弧形引化过程。它改变了传统的硬性击球方法。要求首先顺着来球的方向、线路,主动伸拍迎球,使球从球拍的边框悄无声息地切纳入球拍。球入球拍后,以两脚为支撑双腿发力,力通过腰的分配组合,使身体和手臂以及手臂所持的球拍和拍内的球,以身体的横轴、纵轴和矢状轴为中心进行旋转运动,在旋转中使球在球拍中产生强大的离心力,再以这个离心力的惯性将球沿弧线的切线方向甩出球拍的过程。
太极柔力球与其它球类的比赛一样,都是非常激烈的,其球飞行速度和运动量不亚于网球、羽毛球等运动,而且这项运动落点非常准确、刁钻,球路变化无穷。我们仔细观察就会看出,它与其它持拍球类运动的技术完全不同,它不是将球推打出去,而是用身体带动球拍挥旋,产生惯性离心力将球抛甩出去的一种技术。
比较接近的运动方式有田径运动中的链球和铁饼。由于它的接抛球过程是划一个圆弧,是有一定时间的一个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有目的地在划弧的不同阶段选择由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出球,真假虚实、声东击西,使对方难以判断,划弧所拥有的时间可以使动作不断随意创造,优美的弧线也使动作圆润流畅、潇洒、飘逸,使智慧和技巧以及美在运动比赛中唱上了主角,那种只用蛮力、狠拼猛打、不动脑筋的运动方式全无了用武之地。使东方民族处理问题全面周详、含蓄、婉转、坚韧不拔、灵巧、细腻的民族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使运动者和观赏者都得到一个创造美、欣赏美的享受,通过运动,使大家锻炼了身体,也陶冶了情操,愉悦了身心。
太极柔力球运动的益处
首先,它作为一种全身参与的球类运动,是一种很好的有氧耐力运动,有助于增加心肺功能,从代谢活性上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中青年人的运动功能和体适能水平,还可以促进骨骼健康,减少骨钙质的流失。
其次,柔力球运动时,需要身体刚柔相济,要具备技巧性、关节灵活性、大小肌肉的协调配合性等,可以促进全身的协调和肌肉控制性能。
另外,由于太极柔力球这种运动不是硬碰硬,而是绕指柔,所以意外受伤的几率比其他运动要小得多,安全性也相对有保障。所以,太极柔力球是一种收益多、风险小,值得大力推广的运动。
但进行太极柔力球运动时还要注意
太极柔力球中通常会设计很多躯体旋转、下肢扭转的动作,这些动作对核心和下肢的力量和稳定性都有较高的要求。另外,运动过程中不乏连续的跨步和甩臂动作,如果上下肢的肌力和运动控制不理想,会造成关节囊的拉扯和关节韧带的松弛。所以必要的运动防护还是要有的,而最方便易行的运动防护方法就是运动后要进行及时的牵拉放松。
以往的球类项目比赛,几乎都是以力量和速度取胜,这已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了一定的习惯,但柔力球之所以叫“太极柔力球”,顾名思义,用的是太极的思维,没有大力挥拍击球,只有浑圆巧劲。动作中万万不能僵硬,而要柔软,化金刚劲为绕指柔,所以柔力球的比赛或练习过程有一种柔和连贯,行云流水的美感。
(文/莆田市秀屿区老体协:许德清)
(责任编辑:徐敏)















